老年人消费设定底线,老年人消费陷阱
- 17
- 2025-03-07 11:45:35
- 34
老年人害怕遭子女嫌弃,总会无底线的讨好家人,这样对不对?
这样的老人太可怜了,老了本应该享受着年轻时拼死累活把子女培养成人的劳动成果,结果老了没有能力挣钱钱都用于哺育儿女用完了,竟然落到要乞怜讨好儿女来生活!对老年人我要给他们说不!不要讨好儿女!儿女有感恩的心,想孝顺你们不用你们讨好他们,你们如果一味地讨好他们,他们反而会难过,感觉父母把他们养大不容易,老了养他们老是应该的,他们也坚决不允许父母亲来讨好他们。
如果是不孝顺自私自利的孩子,父母再如何小心翼翼的讨好他们也不行,你们越是这样他们越感觉父母太卑微了,讨好他们就是为了花他们钱,喝他们的血,他们会更加讨厌你们!更不想管你们,所以作为父母即使老了也要维护自己的尊严,维护你们为人父母的尊严,该让他们养活就得养活,现在我们国家提倡尊老爱幼,号召人民要孝敬父母,在这么好的政策下还怕老了无法生活?不行就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证你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这是一种悲哀,也是一种无奈。生活上好多事是不能用对错来划分的,因为生存只能是需要。
现实中也有很多老人不是这样,而是自始自终活的很硬气。比如我的姥姥。她在我家18年,一家8口人的吃喝及缝补洗浆全包了,83岁仍可点着煤油灯在夜晚套被子。而且姥姥很理智,我爹妈打架,她都是拽着我就躲出去,从不干涉。
但有一点,只要我老爹敢朝她发脾气,立马撂下手中的活回自已家。待我家乱套了,吃不上饭了,老爹再去磕头请她回来。
举此事例是想说,老年人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立足自我,尽所能为家庭作贡献,才不会害怕遭子女的嫌弃。如果你力不想出,钱又没有,说话又讨人嫌,能不惹人生厌吗?到时再无底线的讨好,恐怕也无济于事了。
题主问这么做对不对?我说不是对错的问题,是自已不会反思、自省的问题。人再老,除非不能动(那没办法),要尽可能的自已伺候自已,要尽可能的多留点养老的本,还要尽可能的做一个开明老人,少管闲事。让小辈觉得你可亲、可敬,愿意亲近你,觉得你是家中不可或缺的一宝,才是正确的做法。
老人最悲哀的是无底线的讨好家人。父母亲在子女面前永远无需讨好,一生辛辛苦苦哺育儿女,到老的时候就是要有所依靠。如果说这种依靠是建立在讨好家人的基础上,那么这些儿女就是畜牲。尊老爱幼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父母想尽办法讨好家人,此乃匪夷所思的事情,人性的倒退,非自然,非天道,非人道,生子当何用?
这样做不对。老年人无需讨好家里人,更不用说无底线的讨好了。现在能够有这样的问题出现,不能说不是老年人的悲哀。可这样的现象,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真的有,不列举实例了。我只是想劝慰一下老年朋友,咱们要活出自己的尊严。关于养老问题,不是无底线的讨好来的,而是要靠我们自己来安排。现在,子女用咱们帮忙带孩子,咱们发挥余热,帮他们度过孩子关。不用咱们了,咱们就回家安享晚年生活。如果咱们真的需要照顾了,那就看孩子们了。
这个问题的出现,不仅是老年人的悲哀,也是年轻人的悲哀。现在个别年轻人,对老人的态度有点不太符合我国的传统美德。请这些人要知道,谁都会老,这是自然规律,你无法避免。请您从现在开始,敬老爱老吧!不要让我们的父母,无底线的讨好你。而是我们要尽其所能,让老人心中有个安慰吧!让“你养我小,我养你老”一代代传承下去吧!我们用实际行动,让尊老爱幼的美德发扬光大。谢谢邀请。
每个人在年轻时必须做到退休后有工资,自己有房子,自己还要身体健康,要不就成了儿女的累赘。不仅自己儿女看不上,就连自己老伴也给脸色看。所以在年轻时就打好基础,我现在就是如此,孩子稍微有点脾气,我就理直气壮的说:你爱去哪去哪,俺不侍候你,孩子立马服软。[呲牙]我以后病了也能这样,大不了病死在家里,反正在外国人死在家里的多去了,问题是俺不想受气看别人脸色。讨好人我做不到![嘘][嘘][嘘]
对于宠溺孩子没底线的老人,你会怎么做?
尽快送孩子去幼儿园 老人宠孩子 一方面出于爱 但更多时候是出于释放 是一爱的名义的释放 这种可能一般都存在于没有正确的教育思想 的老人中间 离开 尽快离开以爱的名义包裹的老人的一种释放 ……
农村有句俗话叫隔代亲,就像 肖复兴作家写的 荔枝
原文:我感到慰藉的是,母亲临终前一天还吃到了水灵灵的荔枝,我一直认为是天命,是母亲善良忠厚一生的报偿。如果荔枝晚几天上市,我迟几天才买,那该是何等的遗憾,会让我产生多少无法弥补的痛楚。
其实,我错了。自从家里添了小孙子,母亲便把原来给儿子的爱分给孙子一部分。
老人都会很溺爱孩子,但我们更应该用正确的办法去对比,讲实话我是一位爱国者,但我更崇尚日本和西方国家从小灌输给孩子的自信的坚强。通过对比,老人就会发现有些时候未必是对的,要让孩子从小学会坚强和礼貌。正对于在别人眼里看成功不分年龄大小一样,孩子的礼貌也是从最初开始,永远不能以“他还小“为借口。
对于没有底线的溺爱孩子本身就是放纵孩子,建议不要与父母争论要与父母分享时代的育儿办法和不同环境孩子的成长塑造。都是为了让孩子更好,我相信老人一定可以理解的。